<返回 A8版:文苑
 
换锅底的回忆
2021-10-26
  □ 陆尊
  日前,兴隆的马师傅捐献做豆腐的工具给扬中博物馆,我和倪加辉老师去他家对接。一批木质豆腐制作工具选毕,见到竹碗橱上几只铝钢精锅,即向马师傅索取,马师傅讲是前几十年装豆腐的工具,欣然赠予。倪老师问要这个干嘛?倪老师三十几岁,我五十出头,虽说我俩属同辈,但对他这样的年轻人,换锅底却是没有过的经历。
  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开始有“钢精锅”,扬中话也称“钢冬锅子”,就是铝锅,那时只有铁锅与铝锅,今天的不锈钢锅在那个年代从未见到过。铝锅和铝饭盒都是没有什么“表面阳极处理”的,手一摸都有黑印子,时间久不用,会生出白色粉末。“钢精锅”用久了锅底越来越薄,氧化的很快,但是锅圈还是好好的。困难年代,物资匮乏,什么都得精打细算,所以换锅底非常流行。记得家家户户的大锅小锅都是换底的,因为铝比较软,锅都是长期使用磕磕碰碰,整个锅都是坑坑洼洼的,锅边都不圆的,因为买新锅太贵。
  七十年代末,家里换锅底,妈妈都是交给我去办。最早在我家附近的鱼行弄就有专换锅底的,也有外地师傅,自行车上一边挂着工具,另一边挂着各种大小的矮锅底配件,走街串巷,一路吆喝,上门服务。换得锅底,既赚了工资,还得到一块废锅底铝皮,积少成多,卖废铝也是笔收入。
  “钢精锅”换底的工序是先把原来的锅底剪掉,再用一片新铝片接上,这个对接的功夫堪称神奇,由于铝在空气中是无法焊接的,即使能焊手工也无法达到一千多度高温的。所以锅底和锅边是咬合的,锅壁的边要向外敲出一道细细的折边,锅底要向里敲出一圈折边,互相咬起来。这个尺寸的掌握实在属于高精尖,全凭师傅的眼力和手感,怎么想也是十几年功,最后硬凭一把小榔头敲的锅底锅边严丝合缝滴水不漏,还要经得起日月火头煎熬,真是极为佩服。一张木凳子开个孔,一根长的铁杆卡在上面,把锅伸进去,师傅用生满了老茧的手,在上面均匀地敲打着,”叮当叮当”,以至许多年以后,仍能记得这如摇滚打击乐的声音。
  当年的“钢精锅”也是大小尺寸繁多的,我见过换过底的大号“钢精锅”大的有四五十公分的,盛满汤也足有一二十斤的,从来没听说过“钢精锅”掉底烫伤人的事情。
  再往后,扬中利民市场建成,先是透明玻璃钢的圆形顶棚,换锅底的统一被安置到最后面区域,和配钥匙、修锁、修鞋、做白铁皮的一起。 
  直至某一天,听到煤球炉子“嗞嗞”的声音,水漏下与通红的煤球一接触,直冒白烟,就知道铝锅烧通了。妈妈又让我去换锅底了,看着已接了三、四圈的锅,问妈妈:还换啊?妈妈讲:换了底的锅帮结实,既耐用,又增加容量,想想也是真有道理,但终归还是舍不得买新锅的原因。铝锅的底越换越多,越换越高,一只普通低矮的钢精锅,己俨然变成了个小高炉,放在煤炉上已不稳,不能再加高了,倒下会烫伤人。这时这只锅才完成它的历史使命,变成废铝卖了,贴点钱,买只新锅,它的换底历程才刚刚开始。
  上世纪九十年代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加上耐用的不锈钢锅的流行,铝锅渐渐淘汰,己很少有人再去接锅底了,换锅底的行业也开始凋零,手艺人纷纷改行了,不能荒废这好手艺,多数改做白铁皮业务了。 
  走街串巷的换锅底的手艺人,是一个时代,也就存在了文革后的二、三十年时间,正好与我的出生与成长同期,所以见到这只接了五层的“钢冬锅子”,有种莫名的怀旧感。在漫长的传统文化中亦不可忽视它的存在,也是工业革命的次生阶层,是老百姓过日子的实实在在的“生活文化”。